森林伐採後,造材、集材、運材及貯材時,都需要實行木材檢尺。通常均採每木計算,石不能以每木測定時,可依照棚積法測定,以棚積法所得材積之70%為準。
一、天然林針葉樹圓木材積計算公式: 公式1:材積=(末端直徑+定數)2 × 0.79 × 長度
定數:
(一)末端直徑50cm以下時,材長每公尺加算0.9cm
(二)末端直徑52cm以上時,每公尺加算1cm
(三)材長未滿2m時,不加定數
(四)材長未滿公尺之尾數,四捨五入。
若木材尖削度過大,測定末端直徑不恰當時,可用中央直徑或首末平均直徑依下式計算。
公式2:材積=(中央直徑或首末平均直徑)2 × 0.79 × 長度
二、人工林針葉樹及天然林闊葉樹之原木材積計算: (一)材長不滿5m時之計算法:
公式3:材積=(末端直徑)2 × 長度
(二)材長超過5m時之計算法:
公式4:材積=(中央直徑)2 × 0.79 × 長度
三、原木中空腐朽時材積之計算法 (一)天然針葉材原木中空腐朽之計算
1.應扣除空胴部及空隙超過5成之材積部分,但空隙或腐朽直徑位超過6cm時不予計算。
2.幹空部或腐朽空隙貫通兩端時,依下式計算空胴部材積:
公式5:空胴部材積=(空胴部首末兩端直徑)2 × 0.79 × 長度
3.幹空部或腐朽僅在一端時一下式計算:
公式6:空胴部材積=(空胴部直徑/2)2 × 0.79 × 長度
(二)天然闊葉林幹空部或腐朽部之計算:
公式7:空胴部材積=(空胴部直徑/2)2 × 長度
(三)人工林空胴材之計算:
1.材長5m以上時應用天然針葉林之測定方法予以扣除。
2.材長不足5m時,以天然闊葉林之計算方法予以扣除。
3.樹皮部分不列入計算。
四、製品檢尺
製材品之材積依下式計算:
公式8:材積=厚×寬×長
2009年7月25日
木材之使用單位及其檢尺
木材的衡量單位視國別及地區而有所差異,但一般都是以三種方式區分:材積、數量、重量。
一、材積單位:依木材的長度與直徑測計木材所佔有之容積,又可分為實積(Solid volume)及層積(Staked volume)兩種。
(一)實積:代表木材不含空隙的實質容積,目前世界木材商場主要的測計單位有:
1.立方體積測定法
(1)立方公尺(cubic meter, m3):公制單位。
(2)立方英呎(cubic foot, Cu. ft., ft3),英制單位,英國、美國使用。
(3)立方日尺:日本測定木材之單位。台灣傳統市場仍沿用此單位,10立方日尺稱為1石,石之1/100,稱為一才(1石=0.278m3,100立方日尺=2.78m3)。
2.板面測定法(Board measure foot, BMF)
(1)板呎(BF)唯美國計量材積之單位,主要用於素材及製材品,除美國外,加拿大、印度、澳洲、菲律賓等地亦採用此等方式。
1板呎=厚1英吋,面積1平方英呎之木材,等於144立方吋(1英吋×12英吋×12英吋)= 1/12立方呎。
(2)千板呎(M.B.F.),即1000B.F.
我國亦採用此種概念之計算方式,也稱為才,但是量測單位為台寸及台尺
立方公尺 | 立方呎 | 才 | 板呎 |
1 | 35.29 | 359.37 | 423.48 |
0.028 | 1 | 10.18 | 12 |
0.0027 | 0.098 | 1 | 1.178 |
0.0024 | 0.083 | 0.85 | 1 |
3.標準體積測定法(Standard measure)
使用國家為北歐之芬蘭、瑞典及挪威。這種計量方式是一種複單位制,以數單位之體積唯一標準單位,以較常用的彼得格特標準(Petrograd Standard)為例:
1標準=165立方呎=1980板呎。
使用國家為北歐之芬蘭、瑞典及挪威。這種計量方式是一種複單位制,以數單位之體積唯一標準單位,以較常用的彼得格特標準(Petrograd Standard)為例:
1標準=165立方呎=1980板呎。
(二)層積:指木材在一定空間中所佔的體積,此種計算方式包括疊材之間的空隙,一般用於薪炭材、紙漿材、小徑木等。
1.立方公尺(cubic meter, m3):材長1m,堆積之層寬與高亦為1m。
1.立方公尺(cubic meter, m3):材長1m,堆積之層寬與高亦為1m。
2.柯度(Cord):美國及加拿大以柯度為單位。1柯度為長8英呎,寬、高均為4英呎,所以1柯度也等於128立方英呎(3.62 m3)。
二、數量單位:
(一)板材:以「張」、「塊」為單位。
(二)角材、柱材:以「根」為單位。
(三)特殊形狀或加工成品:以「件」為單位。
三、重量單位: (一)板材:以「張」、「塊」為單位。
(二)角材、柱材:以「根」為單位。
(三)特殊形狀或加工成品:以「件」為單位。
(一)紙漿用材因數量龐大且枝條樹皮不便測量,以噸計價,1公噸=2,240磅。
(二)因稀少以斤、兩計價,如沉香、檀香、紅木、泰國柚木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